您当前所在位置: 首页 > 法院文化 > 法官随笔

挖荠菜

来源:   发布时间: 2016年11月10日

  民谚曰:“三月三,荠菜当灵丹。”也就是说,农历三月正是荠菜刚刚长成,人们品尝以荠菜所作各种美食的最好季节。

  荠菜,又名护生草、地菜、白花菜、清明草等。荠菜作为一种野菜,古已有之,并且相当普遍。田间地头,渠边河岸,苗圃花园,随处可见。南宋词人辛弃疾《鹧鸪天·春日平原荠菜花》中有一佳句“春日平原荠菜花,新耕雨后落群鸦”,由此可见一斑。荠菜作为一种美食和药材,自古倍受人们称颂。《诗经》曰:“谁谓荼苦,其甘如荠。”辛弃疾《鹧鸪天·代人赋》也有“城中桃李愁风雨,春在溪头荠菜花”的名句。据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荠菜,释名护生草,甘、温、无毒;主治:利肝和中,明目益胃;根叶烧灰,治赤白痢,极效。古代医籍《名医别录》称荠菜“甘温无毒,和脾利水”。

  荠菜生长于野外,集天地之灵气,吸日月之精华,是大自然的美好馈赠,无污染,营养丰富,清新可口,是绝佳的食材,也是极好的药材。随着互联网及微信等即时通讯的普及,荠菜的食用及药用价值早已为现代人普遍认同和赞扬。

  荠菜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。据专家介绍,荠菜味甘,性平,凉,入肝、肺、脾经;具有和脾、清热,利水,消肿,平肝,止血,明目的功效。荠菜含有乙酰胆碱、谷甾醇和季胺化合物,可以降低血压及肝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含量;可健胃消食,治疗胃痉挛,胃溃疡,痢疾、肠炎等;还可治疗目疾,如目赤中通、结膜炎、夜盲症等。荠菜是野菜中的珍品,以其嫩茎叶作蔬菜食用。荠菜吃法多种,荤素烹调均可,如清炒、煮汤、凉拌,或以其煮鸡蛋、作豆腐羹;或为饺子、馄饨、包子、春饼之馅。清香可口,柔嫩鲜香,风味独特,营养丰富,倍受人们钟爱。

  挖荠菜,首先要正确认清哪种植物是荠菜,要辨其形,知其名。荠菜,十字花科,属植物荠的统称,一年或二年生草本,高10-50厘米,茎直立,单一或从下部分枝,基生叶丛生呈莲座状,大头羽状分裂,长达12厘米,宽达2.5厘米,茎生叶窄披针形或披针形,长五六厘米,基部箭形,抱茎,边缘有缺刻或锯齿。总状花序项生或腋生,萼片长圆形,花瓣白色,匙形或卵形。

  忙碌了一周,工作生活压力颇大,身心俱疲。4月10日是周日,农历三月初四。上午,我携妻儿一家三口驱车来到城南一个植物院内。院内各色樱花、牡丹唯美绽放,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。简单赏花之后,我们的重点任务是到其果园内挖野菜。我们事先做好了充足准备,带来了铲子和方便袋。果园里荠菜、小蓟、灰灰菜、地黄等野菜随处可见。我们此行的主要目的是挖荠菜。有的荠菜已经长得很高,开满了白色的花,叶子已经变老,不宜食用了。开花的荠菜好认,嫩荠菜则不易识别。于是,我便招呼妻儿往里走,果不其然走了不远,就看见许多刚长出来的荠菜,嫩绿可爱。因为提前做足了功课,加之有以往的实战经验,对荠菜的形状了如指掌,首先找到生长时间不长的荠菜,现场以实物帮助他们识别。我们三人踏着软软的土地,迎着明媚的阳光,感受着阵阵北风的惬意,开始了挖菜之旅。其间,有六七人陆续加入挖野菜的行列,其中也不乏三两有心之人是带着挖菜和承装的工具前来的,还有几人是临时加入到队伍之中的。大家对挖食野菜颇有共识和兴趣。我发现有的虽然热情颇高,但对哪些野菜能够食用,或有什么药效,不是太熟悉,或把名字叫错,张冠李戴,或所挖野菜根本不能食用。有一对中年夫妻带着一个七八岁的孩子,挖了许多小蓟,在与其交流过程中,发现他们误将小蓟当成了苦苣菜。我将他们喊过来,当起了临时讲解员。首先讲解了挖野菜应当遵循的三个原则,即“不识不挖”、“有毒有污染之处不挖”、“不时不食”;然后讲解了常见野菜的形状与大体药效及食用方法。最后找到几种野菜,一一进行指导,直到他们完全认清方才罢休。他们再三道谢后,兴高采烈地去寻找心中的美味了。还有很多人询问关于野菜的知识,我边挖边耐心进行讲解。其中有个女同志带着五六岁的女儿,我给她们挖了一颗正在开花的地黄,对她们讲解了药效,让其回家作为盆栽,她们甚是感激。我们挖了两个多小时,累得大汗淋漓,又在树荫下进行择菜。我们虽然腰酸腿痛,浑身是土,但踏着黄黄的土地,仿佛又回到了家乡,回到了从前,疲倦之感一扫而光。吮吸着新鲜的空气,沐浴着和煦的阳光,承接着满满的地气,既收获了劳动果实,又享受了劳动过程,还帮助了他人,岂非一举多得?

  亲,还犹豫什么?还不趁着大好春光,带上家人,或邀三两知己,远离城市的喧嚣,远离钢筋混凝土的藩篱,远离人间凡事,借着周末或假日,选一片净土,寻觅你心中的美味野菜吧!

  (民四庭  江居才)

关闭
版权所有:山东省38365365体育在线投注 ICP备案号:鲁ICP备13032396号
地址: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昌润路23号 电话:0635-8434838 邮编:252000